2013年8月19日 星期一

散文賞析1-------《垂釣》


1.余秋雨《垂釣》

        去年夏天我與妻子買票參加了一個民間旅行團,從牡丹江出發,到俄羅斯的海參崴游玩。海參崴的主要魁力在于海,我們下榻的旅館面對海,每天除了在陽臺上看海,還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靜靜地看。海參崴的海與別處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們眯縫著眼睛,把脖子縮進衣領,立即成了大自然凜冽威儀下的可憐小蟲。其實豈止是我們,連海鷗也只在岸邊盤旋,不敢遠翔,四五條獵犬在沙灘上對著海浪狂吠,但才吠幾聲又縮脚逃回。逃回後又回頭吠叫,嗚嗚的風聲中永遠夾帶著這種凄惶的吠叫聲,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幾艘兵艦在海霧中隱約,海霧濃了它們就淡,海霧淡了它們就濃,有時以為它們駛走了,定睛一看還在,看了幾天都沒有移動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我們在海邊說話,盡量壓低了聲音,怕驚動了冥冥中的什麽。           
          在一個小小的彎角上,我們發現,端坐著一胖一瘦兩個垂釣的老人。           
          胖老人聽見脚步聲朝我們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舉起釣竿把他的成果朝我們揚了一揚,原來他的釣繩上挂了六個小小的釣鈎,每個釣鈎上都是一條小魚。他把六條小魚摘下來放進身邊的水桶裏,然後再次下鈎,半分鐘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條挂在上面。就這樣,他忙忙碌碌地下鈎起鈎,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裏已有半桶小魚。           
         奇怪的是,只離他兩米之遠的瘦老人却紋絲不動。為什麽一條魚也不上他的鈎呢?正納悶,水波輕輕一動,他緩緩起竿,沒有魚,但一看釣鈎却碩大無比,原來只想釣大魚。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釣起那一大堆魚,根本是在糟踐釣魚者的取捨標准和堂皇形象。偉大的釣魚者是安坐著與大海進行談判的人類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對方瑣碎的施捨。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魚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說:“你就這麽熬下去吧,偉大的談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靜來回答。           
        兩人都在嘲諷對方,兩人誰也不服誰。           
        過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滿滿的魚桶走了,快樂地朝我們扮了一個鬼臉,却連笑聲也沒有發出,脚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仍然端坐著,夕陽照著他倔强的身軀,他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薄。暮色蒼茫了,我們必須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還在與大海對峙。此時的海,已經更加猙獰昏暗。狗吠聲越來越響,夜晚開始了。          
       妻子說:“我已經明白,為什麽一個這麽胖,一個這麽瘦了。一個更加物質,一個更加精神。人世間的精神總是固執而瘦削的,對嗎?”         
       我說:“說得好。但也可以說,一個是喜劇美,一個是悲劇美。他們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類。”         
      確實,他們誰也離不開誰。沒有瘦老人,胖老人的豐收何以證明?沒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義?大海中多的是魚,誰的豐收都不足挂齒;大海有漫長的歷史,誰的固守都是一瞬間。因此,他們的價值都得由對手來證明。可以設想,哪一天,胖老人見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見不到胖老人,將會是何等惶恐。在這個意義上,最大的對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難分開。        
     兩位老人身體都很好,我想此時此刻,他們一定還坐在海邊,像兩座恒久的雕塑,組成我們心中的海參崴。

*********************************************************************************

賞析:
  其實這篇文章的篇幅不太長,普通人幾分鐘已經看完,但文章背後的喻義卻相當深長。《垂釣》一文是運用借事說理的寫作手法,寫出深奧而又抽象的人生哲理。文章中所描述的是普通而又簡單的生活情節,但作者本人的細膩敘述卻引發了多角度的思考空間,描寫了環境巨大的恐怖----------深灰色的迷蒙等等又象徵了什麼,讀者在看文章的同時也要好好動腦筋。

  從文章中,在作者對兩人的行為的描寫和刻畫,我們得知胖老人和瘦老人截然不同的性格——胖老人隨和、開朗、容易滿足,對任何物質滿番追求。瘦老人固執倔強、對大的追求,願意花時間等待大魚,卻不要小魚。胖老人幸福快樂地生活,對自己獲得的物質抑來順受,眼淺,代表世俗的人生觀。瘦老人孤獨倔強,追求最好的,代表高尚的人生觀。胖老人與瘦老人完全不同而又互相對立的釣魚觀念,使他們對對方反感,天天互相嘲諷對方,爭論不斷,但他們的價值都得由對手來證明,喪失了一方,另一方根本不會存在,說他們視對方為敵人,不如換個角度,說兩人是互相依賴的好朋友。

  一正一反,一好靜,一好動,形成強烈而又鮮明對比,世俗的眼光認為分開才能停止紛爭,作者反而要他們兩個極端的例子相互襯托,相互協調。綜合妻子和自己的見解,歸論一點:「最大的對手才是最好的朋友。」

  此外,雖然對兩人的外貌、動作描寫不多,語言描寫幾乎沒有,但兩人釣魚情節一開始,一個用六隻小鉤不斷的釣小魚,一個用一隻大鉤,卻釣不到一條大魚。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中,人物形象不用文字來交代,也能完整地表現出來。兩個追求完全不同的人,讀者一開始就對人物特徵和性格,有深刻了解。 

  作者之前並沒有想到因為一次與妻子隨團到俄羅斯的海參崴遊玩的深刻經歷而寫出這篇文章,並且有所感悟,他無時無刻也留意身邊事物,普通人也不會對所有擦身而過的小事有所體會,作者無論有多麼的微不足道,偏偏不放過任何事物,找到很多寫作素材,加上多方面的思維方式,令他在文學上有大成就,並受人欽佩和愛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